六小龄童无缘央视春晚,你怎么看
小编正愁着今晚推送文的选题,刷开朋友圈看到很有意思的一幕:朋友圈也开始掀起了一场“六小龄童”缺席猴年央视春晚的风波。
比如这样:
孙悟空=六小龄童VS文化霸权主义
中国新闻网:30年来任你请来多少“猴子的救兵”,对我们而言,真正的大圣只有一个,就是86版《西游记》中六小龄童扮演的孙悟空。甚至可以说,孙悟空=六小龄童,六小龄童=孙悟空。只有这只猴子才是我们的齐天大圣!才是我们的美猴王!才是我们的猴哥!别人能模仿你的脸,却模仿不了你的魂!
我们可以回顾经典,但回不去的却是时间。
佳鸣:以前觉得只有六小龄童演绎的,才是真正的孙悟空。后来出了春晚的风波。数百万网友口径一致,认为六小龄童就是孙悟空,就觉得不对劲了。天生反感过分主流,这个毛病就又犯了。一种文化可以有多元的解读,再这样下去,在我眼里,六小龄童简直就是文化的霸权主义。小编倒觉得,认为“孙悟空=六小龄童或者六小龄童=孙悟空”的网友,是因为一方面86版《西游记》诚然成为了后来者无法居上的经典,美猴王的人物形象已深深烙在观众的心中。另一方面,这年头谁还没有患上怀念青春的病,六小龄童扮演的孙悟空陪伴了几代人的童年和青春,借回顾经典之名怀念青春又何尝不可?于是,有些网友觉得猴年春晚节目单上没有美猴王这件事不能忍。对六小龄童的敬意和真挚情感可以理解,也着实让人感动。
然而这事儿却成为了吐槽央视春晚的新槽点。甚至有网友预言:“如果六小龄童不上,央视春晚收视率将成为史上最低。”话说回来,吐槽央视春晚近年来似乎成为了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消遣方式,似乎是一种习惯。如果有一年你突然觉得春晚没什么吐槽的了,那才是世界又一未解之谜呢!众口难调,央视春晚尽量满足更多的大众口味。
小编的一位朋友说:“美猴王”是中国一代人的情感寄托。此话不假,恰逢猴年,“美猴王”上春晚算是“两全其美”——既是情感寄托更是情感的升华。人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