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经bull凯风丨一首献给母亲的

“凯风自南,吹彼棘心,棘心夭夭,母氏劬劳"。今天是母亲节,让我们一起来读这一首《诗经·凯风》,感受千年前的母子情谊,对天下母亲道一句:您辛苦了!

KAIFENG

诗经·邶风·凯风

KAI FENG

凯风自南,①飘飘和风自南来,

吹彼棘心。②吹拂酸枣小树心。

棘心夭夭,③树心还细太娇嫩,

母氏劬劳。④母亲实在很辛勤。

凯风自南,飘飘和风自南来,

吹彼棘薪。⑤吹拂酸枣粗枝条。

母氏圣善,⑥母亲明理有美德,

我无令人。⑦我不成器难回报。

爰有寒泉,⑧寒泉寒泉水清凉,

在浚之下。⑨源头就在那浚土。

有子七人,儿子纵然有七个,

母氏劳苦。母亲仍是很劳苦。

睍睆黄鸟。⑩小小黄雀宛转鸣,

载好其音。?声音悠扬真动听。

有子七人,儿子纵然有七个,

莫慰母心。不能宽慰慈母心。

注释

①凯风:南风,马瑞辰《毛诗传笺通释》:“凯之义本为大,故《广雅》云:‘凯,大也。’秋为敛而主愁,夏为大而主乐,大与乐义正相因。”夏天的风。

②棘:酸枣树。

③夭夭:树木嫩壮貌

④劬(qú渠)劳:劳累辛苦。

⑤棘薪:长到可以当柴烧的酸枣树。

⑥圣善:明理而有美德。

⑦令:善。

⑧爱:发语词,无义。

⑨浚(jùn俊):卫国地名。

⑩睍睆(xiànhuǎn现缓):清和宛转的鸣声。黄鸟:黄黛。

?载:传载,载送。

解读

文|朱杰人龙向洋

关于《凯风》的主题,说法不一。《毛诗序》说:“《凯风》,美孝子也。卫之淫风流行,虽有七子之母,犹不能安其室。故美七子能尽其孝道,以慰母心,而成其志尔。”认为是赞美孝子的诗。朱熹《诗集传》承其意,进一步说:“母以淫风流行,不能自守,而诸子自责,但以不能事母,使母劳苦为词。婉词几谏,不显其亲之恶,可谓孝矣。”这种说法在我们看来显然有些牵强。而魏源、皮锡瑞、王先谦总结今文三家遗说,认为是七子孝事其继母的诗,则比较通达。现代闻一多认为这是一首“名为慰母,实为谏父”的诗(《诗经通义》)。笔者认为这是一首儿子歌颂母亲并作自责的诗,这样比较宽泛的理解,似乎更稳妥一些。

诗的前二章的前二句都以凯风吹棘心、棘薪,比喻母养七子。凯风是夏天长养万物的风,用来比喻母亲。棘心,酸枣树初发芽时心赤,喻儿子初生。棘薪,酸枣树长到可以当柴烧,比喻儿子已成长。后两句一方面极言母亲抚养儿子的辛劳,另一方面极言兄弟不成材,反躬以自责。诗以平直的语言传达出孝子婉曲的心意。

明仇英《汉宫春晓图》(局部)

诗的后二章寒泉、黄鸟作比兴,“言寒泉在浚之下,犹能有所滋益于浚,而有子七人,反不能事母,而使母至于劳苦”,“言黄鸟犹能好其音以悦人,而我七子独不能慰悦母心”,“其自责也深矣”(朱熹《诗集传》)。寒泉在浚邑,水冬夏常冷,宜于夏时,人饮而甘之;而黄鸟清和宛转,鸣于夏木,人听而赏之。诗人以此反衬自己兄弟不能安慰母亲的心。

诗中各章前二句,凯风、棘树、寒泉、黄鸟等兴象构成有声有色的夏日景色图。后二句反覆叠唱的无不是孝子对母亲的深情。设喻贴切,用字工稳。钟惺评曰:“棘心、棘薪,易一字而意各入妙。用笔之工若此。”(《评点诗经》)刘沅评曰:“悱恻哀鸣,如闻其声,如见其人,与《蓼莪》皆千秋绝调。”(《诗经恒解》)

清冷枚《婴戏图》

古乐府《长歌行》为游子颂母之作,诗云:“远游使心思,游子恋所生。凯风吹长棘,夭夭枝叶倾。黄鸟鸣相追,咬咬弄好音。伫立望西河,泣下沾罗缨。”命意遣辞全出于《凯风》。唐孟郊的五言古诗《游子吟》的名句“谁言寸草心,报得三春晖”,实际上也是脱胎于《凯风》“棘心夭夭,母氏劬劳”两句。蒋立甫指出:“六朝以前的人替妇女作的挽词、诔文,甚至皇帝下的诏书,都常用‘凯风’‘寒泉’这个典故来代表母爱,直到宋代苏轼在《为胡完夫母周夫人挽词》中,还有‘凯风吹尽棘有薪’的句子。”(《诗经选注》)

文章来源:《先秦诗鉴赏辞典》

特别鸣谢

敦和基金会

章黄国学

有深度的大众国学

有趣味的青春国学

有担当的时代国学

北京师范大学章太炎黄侃学术研究中心

北京师范大学汉字研究与现代应用实验室

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汉语研究所

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文学研究所

uoxue

文章原创|版权所有|转发请注出处



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shandongbdf.com/afhpz/1297.html

当前时间: